药品是生存的核心要素之一,尤其在毒圈缩小时,合理选择药物能大幅提升存活率。游戏中的药品主要分为即时恢复类与持续恢复类,急救包、绷带和医疗箱属于前者,而能量饮料、止痛药和肾上腺素则提供持续回血与增益效果。急救包能将生命值立即恢复到75%,但无法突破这一上限;医疗箱则能直接回满生命值,但刷新率极低。绷带适合前期节省急救包或在低血量时快速补充少量生命值,但其单次恢复量较低。
能量类药品的作用更为复杂,不仅提供持续回血,还能在达到特定阶段时提升移动速度。能量饮料使用耗时短(4秒),恢复40点能量值,适合快速补充;止痛药耗时稍长(6秒),但能恢复60点能量值,更适合中后期使用。肾上腺素虽然能一次性回满能量值,但使用时间长达8秒且稀有度高,通常仅在决赛圈或空投中获取。能量槽分为四个阶段,第三阶段(61点以上)提供2.5%加速,第四阶段(91点以上)加速效果提升至6.2%,这对跑毒或决赛圈走位至关重要。
毒圈不同阶段的伤害差异显著影响药品选择。前几圈伤害较低,可通过绷带或能量药品缓慢恢复;但从第五圈开始,伤害急剧增加,必须依赖急救包或医疗箱即时回血。倒数第二个毒圈需在掉血瞬间使用急救包才能存活,而最终圈则需满能量状态配合急救包。能量药品的优先级甚至高于武器,因为移动速度加成能帮助抢占有利位置。
前期建议多收集绷带和能量饮料,后期则优先保留急救包和止痛药。组队时可通过三个连续数字汇报药品数量(如234代表2个急救包、3个止痛药、4瓶能量饮料)。背包管理也需注意药品体积:止痛药占10容量,而能量饮料仅占4,因此后期可适当替换为更高效的选择。
收枪打药可节省0.5秒动作时间,决赛圈拼药时需提前调出医疗包并保持能量满状态。毒圈内卡时间打药需精确到秒,任何延迟都可能导致失败。熟悉这些机制后,药品将从单纯的恢复工具转化为战术资源,直接影响最终胜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