舰队组成是决定战斗胜负的核心要素之一。合理的舰队搭配需要综合考虑舰船类型、位置分工、功能互补以及移动速度等关键因素。舰船按作战功能可分为攻击型、防御型、支援型三大类,其中攻击型负责火力输出,防御型承担伤害吸收,支援型则提供维修和后勤保障。每类舰船都有其独特的定位和价值,缺一不可。
舰船在舰队中的位置分为前排、中排和后排,这一设定直接影响战斗中的战术表现。敌方舰船会根据自身武器系统的攻击列表,优先攻击前排战舰,其次中排,最后后排。需舰船位置无法手动调整,完全取决于蓝图中的舰船定位。因此组建舰队时必须确保前排配置足够坚固的防御型舰船,中后排则侧重输出或辅助功能。这种前后梯次配置能够有效分散敌方火力,延长整体作战时间。
移动速度是舰队组成中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属性。舰队的整体移动速度由队伍中最慢的舰船决定,这将直接影响战术执行效率。高速舰队能够快速形成包夹态势或实施机动打击,而低速舰队则更适合固守阵地。在编组不同用途的舰队时,应当根据任务需求平衡速度与战斗力,例如拆家队需要优先考虑移动速度,而主力接战队则可以适当牺牲速度换取更强的攻防能力。
技术值加点和舰船强化也是优化舰队性能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合理分配技术值,可以针对性提升舰船的关键属性,例如为前排舰船强化护甲和闪避,为输出舰船提升火力。维修舰船在游戏后期的实际效果较为有限,相比之下增加输出或防御型舰船往往能带来更直接的战力提升。因此技术值的分配应当服务于整体战术目标,而非单纯追求单项数值。
在实际战斗中,灵活运用增援指令能够有效弥补舰队组成的临时缺陷。增援指令允许在舰队出征后额外加入5艘舰船,且不受指挥值限制。这一机制既可用于增强主力舰队的生存能力,也能为高速输出舰队提供紧急支援。但需注意增援舰船的移动速度差异可能影响战术协调,因此增援对象的选择需要慎重考量。舰队组成并非一成不变,而应根据战场形势和敌方配置动态调整。